湖北日报:贵州何以“富”修路
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11-07
  • 来源:湖北交投建设集团

  

  

  

  湖北日报讯图文:盘县至兴义高速公路。(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提供)


  记者雷闯李剑军


  

  一分钱难倒英雄汉。修高速路,核心问题是:钱从哪里来?

  2016年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561亿元,约为我省的一半。而贵州继2015年县县通高速后,又在加快建设惠及2630万百姓的环贵州高速公路,朝着2020年通车里程1万公里的新目标奋力冲刺。

  难道贵州有“印钞机”,能源源不断生钱?

  曾赴贵州考察的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何光中说,除了解放思想外,贵州在融资方式、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大胆探索,创造了“用企业的钱修自己的路”“用财政的钱引社会的资”“用明天的钱修今天的路”等新模式。

  借力央企“不差钱”

  社会资本修了贵州近一半的高速公路

  驱车行驶在贵州境内,一条条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工地上,随处可见中国交建、中国中铁、中国铁建、中冶集团等“中”字头的身影。

  “他们除了是施工方,还是出资方、运营方。”贵州省交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贵州省委省政府2008年提出县县通高速目标时,大伙都发愁,钱从哪里来?卖地,不够用;银行贷款,政府债务会增加;引入地方企业,他们实力弱,无法承受巨额投资。

  通过多方接触,引进央企成为最佳选择:央企资本雄厚,能承受长期贷款,也能支持道路长期运营。

  地方政府有需求,央企也要拓展新业务,双方一拍即合。

  2007年底至2011年3月,中交集团吃螃蟹,与贵州省合作,在全国第一个创新采取BOT(建设/运营/移交)+EPC(设计/采购/施工)模式,建设了贵阳至都匀高速公路,总投资75亿元。政府不出钱,修好了高速公路,方便了老百姓出行;道路通车后,车流量较大,企业经营30年有利可图,一举多赢。

  贵阳至都匀高速公路尝到甜头后,贵州又拿出一批高速公路与央企合作。针对一些经济落后地区投资大、收益较差的高速公路,政府提出了“BOT+EPC+政府补贴”“股权合作+EPC+运营期政府补贴”等模式,成功吸引了中交集团、中国中铁等10多家央企投资。

  数据显示,2008年以来,以央企为主力的社会资本已在贵州投资了45条高速公路项目,总投资逾4000亿元。仅中交集团,投资已超过1600亿元。社会资本的加入,使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2013年起以年均新增1000公里的速度推进。

  此外,通过国企改制,贵州成立了省属国资控股的贵州高速集团、贵州交建集团,与央企一道投资修建高速路。

  “贵州省的这一做法值得湖北学习。”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表示,2010年,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,承担了我省新建高速公里总量的70%,虽然融资规模达2000多亿元,建成了2000多公里高速公路,但仅凭一己之力,势单力薄,融资规模和能力有限,与贵州向外借力、多方合力相比差距较大。而其他一些社会资本实力弱、投资小,建设规模有限。

  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我省将积极引进央企,计划在荆州等地借鉴贵州高速公路建设模式。

  政府补贴免企业后顾之忧

  我省将学习贵州PPP模式

  “贵州的BOT+EPC+政府补贴、股权合作+EPC+运营期政府补贴模式,目前湖北还没有。”国庆假期后上班第一天,省交通运输厅第三次召开专题会议探讨贵州经验。

  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解释,边远地区修路成本大(1公里投资最高达1.8亿元),通车后一定时间内车流量小,经营亏损,不补贴,没有企业愿意投资。今年开工的16条高速公路,有15条需要政府补贴。

  贵州第一种模式是政府对高速公路投资方进行一次性补贴,补助标准根据每条高速公路建设成本、运营预测情况等综合考量,最高比例占投资总额的35%,例如岩河至德江高速公路,总投资106.7亿元,政府补贴37.3亿元。“若无政府补贴,企业无法承担成本。”一家央企项目负责人举例说,2015年底通车的瓮安至江口高速公路,总投资160亿元,每年还本付息就超过8亿元,而2016年收费仅5亿元,如果没有政府35%的补贴,企业很难挺过培育期。

  据统计,贵州省以BOT+EPC+政府补贴模式建成、在建的高速公路项目有13个,总投资955亿元,政府补助的比例约为15%,补贴总额143亿元。

  第二种“股权合作+EPC+运营期政府补贴”模式,是指社会资本与国资平台公司共同成立项目公司(社会资本控股),负责项目融资、建设、运营、移交等。当高速公路通车运营收益达不到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期时,政府给予补贴,补贴周期一般为10年;若超出预期收益,超出收益归政府所有。

  当地交通人士举例,一条高速公路预期日通行量1万辆是盈亏临界点,若日均车流量只有5000辆,政府补贴4000辆车的通行费,企业承担剩余10%的亏损;车流量超过1.1万辆时,超出部分收益归政府所有,企业享受10%的红利。“企业的亏损、盈利都是10%,风险小,无暴利,稳定可靠,企业愿意干。”贵州省交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模式从2014年推广至今,已开工建设了铜仁至怀化等22条高速公路。“贵州的经验尤其是PPP补贴模式值得湖北借鉴学习。”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胡润州表示,湖北曾出现多起因投资方实力不足导致高速公路建设搁浅现象,没有政府补贴,企业承受的压力巨大。

  省交通厅相关人士表示,下一步,将学习参照贵州PPP补贴模式,推进湖北“十三五”高速公路项目建设。

  省级统筹规划一盘棋

  交通基金帮地方渡难关

  在体制机制创新上,贵州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。

  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介绍,该省将“交通优先发展”纳入“一把手”工程,书记、省长捏在手上亲自抓,通过定期召开高规格的部门联席会议,及时研究解决交通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大问题,省领导有时深夜十一二点还打电话询问相关工作进展。

  贵州省委省政府通过出台意见、财政出资、土地出让、简化审批等方式,为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创造良好条件。“从规划到地方项目建设,省政府统筹一盘棋,统一布局。”该人士表示,省政府引进央企投资,会将多条高速公路集中“打包”“肥瘦兼顾”,交给央企投资,避免好的项目一窝蜂上、差的项目无人问津。

  贵州省财政以2008年筹资10亿元为基数,资金投入每年递增10%,专项用于省级高速公路资本金,累计投入上百亿元,加上中央代发地方债券和贴息68亿元,省级财政安排高速公路建设资本金共计200多亿元。

  为解决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难题,贵州省从全省3000亿元脱贫攻坚基金中,争取75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等经营性公路建设。此外,贵州省级财政出资57.72亿元,贵州高速集团、贵州交建集团自筹14.28亿元,共同发起规模为72亿元的母基金——交通产业发展基金,撬动社会资本328亿元,通过公司制、有限合作制等方式共同组建各项子基金,用于多条高速公路建设。推进股权股资、租赁融资、债券及资产证券化筹资,促进融资主体多元化。

  “贵州这一做法值得湖北学习。”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表示,省政府统筹推进,有利于高速公路整体建设,地方财力有限,在引进社会资本、政府资金配套、政府补贴等方面,需要省级层面大力支持。

网上监督平台  举报电话:027-69578979  举报信箱:hbjtjw03@126.com